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流浪攝」破禁邊境遊二:白虎山

新界打鼓嶺的白虎山,一直是不少行山人仕渴望到達的地方,它是境內最北的一座山,所以被稱為香港四極之「北極」。

01 境內最北的山頭

昔日禁地 更顯神秘
高度不足100米的白虎山,特色景點也不少,從前需要申請禁區紙,如今因著邊境開放,要到訪這只老虎變得輕而易舉。白虎山別名白花山,看看在東面山腰的警察行動基地門牌就一清二楚,基地亦是三四十年代英軍駐紮的一個地方,所以建有直升機坪在旁邊的土丘上。

北極之巔 遠眺群山
要來到這個香港之極,從坪輋路轉入蓮麻坑路,過了香園圍就能找到登山路口,續走馬路至盡頭是另一個直升機坪,看到一間不知用途的鐵皮癈屋,吶喊了一聲也有些迴響,旁邊是昔日的機槍堡,內外保持完整無缺,窗口全向北面邊界。遠處有樓梯可到山上,分左右兩路,左邊往水務署的定壓池,附近有巨型纖維水箱,草叢中隱約看到白色東西,正正就是白虎山的最高點,一場來到當然要替這個香港境內最北的三角測量站拍照記念,可惜身旁草高及胸,未能盡覽西面景色,但仍可清楚細數東面群峰:鹿湖山、禾徑山、龍尾頂、銅鑼坑、紅花嶺和黃茅坑山等。

02 麥景陶教堂

03 停機坪旁的建築

昔日保壘 歷史教堂
沿來路離開時,千萬別錯過右路的二級歷史建築:麥景陶碉堡,有人為之留下雅名,稱作麥景陶教堂 (MacIntosh Cathedrals) ,隔著圍欄可看見墨綠色的警崗保存良好,三角型的外貌相當特別,設有圓柱班瞭望台監察邊界的非法入境情況,現在已人去樓空,完成重要的歷史任務。碉堡前向內地展目,看見高聳的梧桐山和電視塔,山下盡是密布的住宅大樓,反觀香港變得非常「落後」,只有「不值錢」的百年鄉村、農田濕地和古老礦場。

蓮塘口岸 難分界線
回程時沿蓮麻坑道回文錦渡,看見香園圍過境口岸的前期工程已蠢蠢欲動,正如政府網頁上口號:「以人為本,兩地相連」,發展局文件透露,假設到2030年深圳居民可以免大陸出境簽注到訪香港,預計新口岸每日最多需要處理客流量30,700人次及車流量20,600架次!香港這道屹立多年的邊界,因著中港「溶合」「接鬼」和「膠流」,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了。

禁區開放後,估計遊人相對增加,敬請留心以下事項,把滋擾減到最低。

1.
愛護郊野,不丟垃圾。
2. 保持安静,不作破壞。
3. 私人地方,請別進入。
4. 村路狹窄,勿亂泊車。
5. 顧己及人,彼此尊重。

04 堅固如昔的機槍堡

05 內部的窗口和空間

06 吶喊與破屋

07 寬闊的登山石階

08 山頂巨型水箱

09 白虎山定壓池

10 梧桐山下的高樓

11 五十年代的二級歷史建築

12 行動機地和停機坪

13 東面群山林立

14 工程如火如荼

15 新口岸設計圖? (via: http://legco.gov.hk)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流浪攝」香港人的大東山

香港只有三座海拔高於800米的山頭,分別是大帽山、鳳凰山和大東山,論地點方便,大帽山是首選,論環境清幽和風景優美,鳳凰山和大東山因遠離市區,光害較低,人工建設較少,一直是郊遊和觀星熱門地。

沒有觀景台的大東山
山高地廣的大東山以爛頭營最為著名,因從大東山頂至雙東坳,地勢平緩,路況良好,視野十分廣闊,加上二十多座石屋盤踞山嶺,古舊的外牆和簡樸的設計,早與自然融合為一,引來攝影師披星帶月在這裡忘我拍攝,得到不少出色的作品。大東山攝影題材多樣,不但可看到奪目的日出晨光,日落峰當然可以欣賞晚霞夕照,深秋時份,漫山遍野的芒草閃閃生光,人像置身黃金海上,佔地之廣是境內極為罕有。

雲海翻波 星轉斗移
若天氣許可,還可能遇上如霧似煙的雲海絕景,霧氣如海浪翻騰,如詩似畫的美景令人動容。大東山沒有城市燈火,入夜後整個荒野就是觀星樂園,從前沒有太多人知道在香港可以看到銀河,但其實在晴空的晚上,只要花點氣力,不怕路遙,來到鳳凰徑第2段,閃耀的夏季銀河垂手可得,沒需要太多設備或用品,也不需要觀星露台,只要在野草上席地而坐,就憑目測已可欣賞漫天星光。

大興土木 與誰為敵?
人從開始就背叛自然,甚麼發展旅遊娛樂,甚麼拆水塘換住屋,甚麼提升自身競爭力和開拓新機遇,通通都是藉口謊言,到頭來只是酒店豪宅項目,引來過盛且劣質的旅遊文化,我們就是不相信人類,只相信自然界有著自己的法則,人只能順應自然或以有限度的設施,方便我們接觸郊野,使香港人在瀕臨崩潰的工作環境下,多一些呼吸空間,多一些減壓的山頭野嶺。順道一提,我們應該珍惜現有的自然環境,不作破壞,不亂生火,不丟垃圾,輕聲說話,顧己及人。


山的事情,就交給山,人的事情,就交給真香港人。



001 坐看高峰雲起時 

002 餐風飲露的攝影師
003 群星閃照荒野
004 大東山之巔
005 東海上的銀河
006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007 繁星閃爍的晚上 
008 雲霧繾綣山間 
009 懾人的日出雲海絕景 
010 不絕的遊人 
011 金光燦爛的晨曦 
012 二東山上的測風站 
013 誰曾安居這地? 
014 美景就在門前 
015 金光灑落人間 
016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017 簡單的木牌就足夠 
018 巨大的蠄蟝石 
019 白雲隨風飄

020 蓮花山回望爛頭營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流浪攝」破禁邊境遊一:沙嶺

自2016年1月4日起,第三期邊禁區縮減已展開,釋出近900公頃地方,從梧桐河至蓮麻坑,封閉五十多年的邊陲正式解禁,市民和車輛可自由出入。區內除了警務設施外,只有大片農地和老舊的鄉村數十條,保留著最古樸的面貌。

001 沙嶺擁有多個優美的副峰和山脊


昔日禁區內坐立著不少山頭,共通點是高度相約,大多只有百多米,而且山墳處處,可能亦因為這原因,每座山幾乎相隔一段時間都被燒焦,甚少高大樹木,雨後短草迅速生長,山嶺像重新披上青綠外衣。毗鄰羅湖口岸的沙嶺,相比起雞公嶺等,雖只是矮山一座,但幅員相當遼闊,擁有多個副峰和山脊,緩緩地向外伸延。

從前只有村民或祭祖時節才可進入沙嶺,現在輕易地多了一些探遊好地方,從文錦渡轉入沙嶺道,一路林蔭閉日,水泥路開闊易走,找到東面的登山口,開始是段極斜的徑道,兩旁長滿高高的芒草,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生輝,繼續上行轉入泥徑,發現不少長滿野草的軍事土坑,意味著邊界歷史告一般落。續走到高處可飽覽360度的優美景色,北望當然是密集的深圳高樓和羅湖關卡,東邊看到坪輋和打鼓嶺平原,背靠著紅花嶺、龜頭嶺和黃茅坑幾座大山,而北區的華山、虎地坳和河上鄉一帶也飽覽無遺。再向前經幾個山坡來到沙嶺約120米的最高點,風光更是目不暇給,隔著雙漁河是頂部豎立了發射塔的大石磨,旁邊小山是雙孖鯉魚,再往後眺望是一個個依然經營著的漁塘,深圳的商廈林立在後方,估計日落時份風景更加動人,這樣特別的景致只有這一帶才能欣賞得到。

山下的沙嶺墳場佔地甚廣,除了一般的墳地,還有公墓地段,沒有人認領的遺體會安葬這裡,碑上只會刻上一串無意義的數字,彷彿一切沒有存在過。聞說這裡將會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增設殯儀館、火葬場和近200,000個龕位,這樣龐大的建設代價實在不少,生態和歷史將受到嚴重影響,包括多樣具保育的雀鳥品種和易危物種銀腳帶,以及多類蝙蝠、蝴蝶和蜻蜓等,也有幾個氏族祖墳需要遷調,甚至波及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南坑麥景陶碉堡。雖然不少環保團體大力反對,但現今社會是個有錢連祠堂都可拆的地方,甚麼罕有物種,甚麼珍貴歷史,一樣可以當作癈土,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

深信隨著中港融合和發展加快,眼前的景物將會來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好趁一切尚且保留原來風貌,趕快花時間探索一番,好好為歷史文化留個印記。

禁區開放後,估計遊人相對增加,敬請留心以下事項,把滋擾減到最低。
1. 愛護郊野,不丟垃圾。
2. 保持安静,不作破壞。
3. 私人地方,請別進入。
4. 村路狹窄,勿亂泊車。
5. 顧己及人,彼此尊重。

002 位於羅湖道的古典牌坊

003 沙嶺道樹影婆娑

004 沙嶺亭前的公墓

005 藍天下的青蔥山嶺

006 草坡上的梯田痕跡

007 平緩草短的山脊

008 初段的寬廣路徑

009 繁華與樸素

010 人淹沒在草叢中

011 七座之一的南坑警崗

012 二級歷史建築麥景陶碉堡

013 山上少有的英雄樹

014 軍事用途的土坑?

015 依山而建的墳地

016 東面的長甫頭和杉山

017 鏽蝕鐵網是昔日邊界的證明
第三期邊境縮減範圍 Via: http://www.legco.gov.hk/